Day 309 波兰斯基,水面上的处女作

%title插图%num
导演波兰斯基在《水中刀》拍摄现场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309天


2017年10月7日星期六
片名: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1962),波兰斯基
南京,家

看波兰斯基的处女作,就像读一则短篇小说的感觉。把一个可有可无的日子,浸到神秘和惊惧的气氛之中。

人物只有三个:一对中产夫妇和一个年轻人。中产夫妇是有名字的,安德烈和克里斯蒂娜,是两个具体的人,他们有汽车、有游艇,可能在城市中心住着至少4间一套的房子。年轻人没有名字,剧本里只被叫做年轻人(Young Man),一个外来的客人,潜在的竞争者。除了这三个人,没有出现别的面孔。

%title插图%num
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1962),波兰斯基

场景只有两个:汽车,游艇。汽车出现在电影的开场和结尾。游艇有甲板上和船舱里,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封闭和狭小的空间,前后景往往是一张面孔和另一张面孔,对观众有一种压迫感。除了这两个场景,还有一个场景就是海面。看起来是平静,但无边无际,藏着不祥之感。

有位评论家说,创作有时“自我限制就是美德”。

剧情也很简单。安德烈和克里斯蒂娜在驱车前往码头时,被徒步的年轻人拦下来。这对夫妇不仅同意让这个穷小子搭车并且,还邀请他上船出海共度周末。三个人挤在一条船上,看起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但是空气里又弥漫着暧昧和嫉妒的感觉。能把若有若无的气氛拍出来,往往要比把曲折的故事说清楚更难。

%title插图%num
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1962),波兰斯基

起初,年轻人作为客人、一个外来者,他的年龄、阅历和阶层都不是中年人安德烈的对手,直到他掏出了一把弹簧刀,使他开始占据上风。自从这把刀出现,当然会令观众充满了不安感,暴力仿佛蛰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但是,这把刀最终也没有见血,而是落入水中——同样让人面临崩溃。波兰斯基似乎天生就知道如何摆脱叙事的陈词滥调,而使得影片充满多意和开放性。

拍摄这部作品时,波兰斯基28岁,这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他甚至很想演剧中那位“年轻人”,后来被劝说“风险太大”而放弃了。不过因为现场收音非常不理想,所有的对白都经过重新配音。在这个过程中,波兰斯基亲身上场为“年轻人”配了音。

女主角是那种被波兰斯基称为“看上去普通,脱光了丰满”的类型。波兰斯基本想找到《灰烬与钻石》的女主演前来,但人家嫌弃他是新手而拒绝了。后来的女主演是波兰斯基自己在一家游泳池边上发现的非职业演员。在一场戏中,需要这个女孩表现出惊恐时,她却怎么也无法演到位,波兰斯基只好在她身后突然开了一枪,才收获到满意的表情。

%title插图%num
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1962),波兰斯基

波兰斯基声称他希望这部处女作:“带有度假休闲的气氛,又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有许多评论家在《水中刀》里解读出各种乏味隐喻,船是象征什么、浆是象征什么、甚至缆绳、帆、锚象征着什么。其中最多的一种解读是,弗洛伊德爱好者们将这把刀视为男性的阴茎。人们认为刀的出现暗示了,安德烈在年轻人面前,感到生命力的疲软,他已经不再年轻、不再锐利、性能力也不再旺盛。而年轻人则用一种莽撞的姿态,来掩饰自己在物质和阅历方面的自卑。

这让我们想起要问,为什么安德烈和克里斯蒂娜最初要邀请年轻人一同出海。影片的最后,妻子对丈夫说:“你只是为了炫耀。”而丈夫则反击:“你像个妓女。”在这场度假游戏中,每个人都受到了伤害。在一个封闭世界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根本经不起考验。这也是波兰斯基之后作品的一个母题。

%title插图%num
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1962),波兰斯基

就像所有令人惊叹的处女作影片一样,《水中刀》充满个人化的视觉语言,即使今天再看也依然崭新。而这个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婚姻也都没有怎么变,还是那样不稳定,谐谑和死亡的阴影同时存在。到最后,波兰斯基的主人公们都会发现,自己是孤立的,是内心如此孤独。

生活就未知的大海,看似平静美好,但随时会吞没自己。——始终没有刺出的刀,沉没在某个水域,却比任何一把已经用过的刀,更能提醒我们这一点。

延伸阅读:波兰斯基的其它作品
麦克白(1971):Day 28 飞行的麦克白
唐人街(1974):Day 283 “你孤独吗?”“谁不孤独呢?”
苔丝(1979):Day 184 “美是要付出代价的”
苦月亮(1992):Day 64 亲爱的,我们不能要太多

%title插图%num
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1962),波兰斯基

第44周 东欧年代

镜子(1975)
飞向太空 (1972)
红色赞美诗 (1972)
严密监视的列车(1966)
我是古巴 (1964)
水中刀 (1962)
灰烬与钻石(1958)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