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王竞的访谈

p1745630450

前一阵在南昌参加焦雄屏策划的南昌大学学苑影展。开幕电影选的是《万箭穿心》。
二三线城市举办影展的好处就是,所有媒体就挤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两个档口,平时的时候,随便约个导演访谈都很轻松,时间也宽裕。但是作者都是很好的作者,混迹于大学生中间不太有人认识罢了,采访了王竞、谢飞、李玉,马修·德米。

以下是王竞关于《万箭穿心》的完整谈话

作为开幕电影的《万箭穿心》被焦雄屏赞扬为难得一见的关注社会普通人家庭故事的电影。虽然它自11月16日于国内上映时,前后遭到国产和进口大片的夹击,短短一个月,每日院线只有寥寥几场,几乎被人忽略。但在影评圈内却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豆瓣评分8.5分,远高于许多同时期的大片,仅次于“少年派”;而在迷影网,专业影评则给出7.4的高分(“少年派”为6.9)。
《万箭穿心》投资四百多万的投入,至今票房为三百万,改编自武汉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由谢飞担任制片和艺术总监。电影的片名源于小说中对“风水”的描述,谢飞告诉记者:“方方根据房屋的‘风水’联想到女主角以及她的家庭故事的命运,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发现和独特的艺术想象。通过中国人所说的“命”和”抗命”来贯穿女主角的命运。《万箭穿心》的英文名字如果按片名直译很难理解,所以我建议直译成Feng Shui,西方人也立刻能接受。”

该片导演王竞在电影圈虽并不是熟悉的面孔,但其实是与王小帅同时代的北电学生,学纪录片专业。据悉,已经拍摄了几部小成本制作的王竞正在筹备一部讲述乱世知识分子的古装大片《大明劫》,由戴立忍和冯远征主演。

《万箭穿心》在学苑影展的开幕放映后引起热烈的反响。笔者就电影的创作拍摄以及从低成本到大制作转型的话题对导演王竞做了访问。

【对话】
4cats:《万箭穿心》改变自方方的原著小说。和原小说相比,电影剧本做了哪部分的改动?

王竞:原著小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电影表现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集中截取了10年前和10年后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原小说里对“儿子”一直讲到他大学毕业,工作,小有成就,买了房子之后赶母亲出门。我们当时还特别询问过方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她表示,不懂感恩是现代社会年轻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我后来考虑,这样极端的例子不太常见,如果在电影里单一地批判儿子,把他妖魔化,观众可能很难认同。而且,母子关系应该从多方面来探讨,其实母亲这个角色的价值观也不是完全让我认同的,有一部分女性“自怜”的成分,一味地把她“英雄化”,或是一味歌颂她作为女性的美德有些太单薄了。

4cats:方方对女主角的设定是一个比“高大”的任劳任怨的女性形象。作者也是基本采取赞扬的态度来描述这个人物,而电影里,显然从人物塑造上做了一些处理。比如删减了一些特别表现苦情的情节,同时也刻画了她性格缺陷的部分。方方对此有没有反对?

王竞:确实,第一稿剧本给方方看的时候有一些担心。但是结果她并没有提出太大的修改意见。唯一提出的一点是儿子在看到母亲和情人在一起的那场戏应该删除,对母亲的形象有一个伤害,是一个道德上的“污点”。不过事实上,我们后来还是拍了这段戏,也剪在了片子里。映后我也没有敢和她联系,不过从朋友上得知,她在微博上表示对这部戏很满意。

4cats:有一些评论反映母亲这个角色的性格转变还是稍显突兀了一些。一开始是一个非常泼辣跋扈的妻子角色,一下子就变成任劳任怨的弱势母亲。不知道你在剧本创作时有没有考虑到这点。

王竞:没错,前十年这个人物在家里几乎是一个暴君,直到她丈夫自杀后,她整个人物好像变了一个人。在看小说时,我们就有这点担忧,也一直在寻找这个人物性格大转变的心理立足点。后来我从一些解析原小说的文章中得到了启发:女主人公的李宝莉(母亲角色)在丈夫去世后有这样一个心理独白应该是:我要承担起这个家的责任了,我要做给你们看!这其中仍然有她先前那种好胜心在,同时,也有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成分,她的满足感来自于自己对儿子无偿的牺牲和奉献里。为了在电影里表达这个心理转折,其实我们当初拍了一场戏,李宝莉在江边烧纸祭奠丈夫的戏,一边烧纸,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诸如:昨夜奶奶说梦见你了,但我没梦见你,你是否还在记恨我,是你偷情对不起我在先,跳江是你不值,没有你,我一样可以把小宝(儿子)养大,我会做给你看……这段独白有一分多钟,言语很有逻辑性,也很紧密。剪辑中我们觉得这段话太长了,但拍摄时又没有给剪辑留有余地,无法删减部分的话语,所以只能全部舍弃。所以你说的人物转变的问题确实存在,是这个片子的一个遗憾。

4cats:除了先前提到的性格大转变,李宝莉在丈夫死后一直奉献的过程中也有转变,结局可以看做是她的一次“觉醒”和“重生”:与其说是被儿子抛弃,不如说,是自己决定重新生活。这是否可以看做这部作品对于母子关系的一个定调?

王竞:是的,如果说李宝莉这个角色最初还有对儿子的愤怒,要和儿子较劲的意思在,甚至也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最后在江边那场戏里,她给许多年轻的孩子拍照时,她释怀了,也原谅了儿子对她做出的种种“不孝”的举动。电影中的这种母子纠葛其实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里都有普遍性,在放映后,很多观众都会反映身边有各种“李宝莉”的影子。所以,我期望可以通过电影里的这个角色对更多的家庭传达一种美好的期望。电影结尾,李宝莉挑着扁担准备离开家庭,奶奶问她:要不要给儿子留什么话。剧本原先写的是,李宝莉回答:马学武(丈夫)走时没有给我留话,我也学他,没话。但是实际拍摄时,演员颜丙燕建议沉默。最后我们拍了两条,剪辑时用了“无言”的这条。

4cats:这部作品有一个明显的地域特征是武汉,如何从镜头语言中捕捉这座城市气质?另外,原小说的年代感并没有特别清晰。你是如何把握这个时代特征的?

王竞:我们咨询了方方老师小说故事的确切时间背景,但她自己也没有特别明确哪一年。拍电影时,因为涉及到人物服装,道具,场景,我们必须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段,而且我不希望这部片子处在一个类似舞台剧一样的封闭空间,而是可以透过它看到许多时代特征的。因为剧本里提到了一句“高考提前到六月”,所以我们就把时间设定在2003年,往前倒退十年就是1993年。不过由于预算有限,我们没有大量的群众演员,所以即便是主人公穿的是夏天的衣服,但是其实实际是冬天拍摄,背景里的人有一些是穿羽绒服的。

关于摄影风格方面,我们期望可以体现武汉的庞杂,生存空间的拥挤以及人际关系的火爆。武汉是一个码头城市,是一个江湖,人有好斗的个性。整座城市虽然杂乱,但又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参考了很多图片,希望出来的摄影风格不要太漂亮,而是粗糙的,有点“毛边”。而且整部电影除了最后一个镜头之外都是“肩扛”,一是希望镜头语言不能特别考究、工整,这样比较符合小说里那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以及李宝莉所处的社会阶层的特征。二是这样出来的所有镜头都是相对“被动”的、跟着人物的举止而动,构图上可能并不精确,却像生活中随便裁剪的一个片段,这种相对“滞后”的拍摄有点像纪录片的风格,更加有一种生活的“呼吸感”。

4cats:片名叫《万箭穿心》,片子里也两次出现了这个场景。这个景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

王竞:小说里这个场景也是虚构的。实际拍摄中如果有很大的投资,可以通过特技来完成这个视觉效果。我们现实中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类似的地点。最后是通过拍摄角度的借位来尽可能达成这个效果。

4cats:影片的结尾镜头耐人寻味,不同人有不同解读,作为导演,你的拍摄本意是?

王竞:我们无法判定最后李宝莉上了车之后是开始幸福的生活,还是另一段悲惨的命运。我们只能说,她人生中的这一页翻过去了,下一页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想表达一个生活在继续的状态。但有一点,我不希望那辆车很潇洒很顺利地离开,所以我加了一点小波折,给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4cats:这部片制作成本四百多万,上映至今的票房是三百万左右。而现在市场上的大片动则上千万,上亿。你们当时在拍摄《万箭穿心》时就抱着“炮灰”心态了么?

王竞:在拍摄时完全没有受到市场的影响,也没有想到票房的问题。谢飞老师的心态是不能要投资方赔钱。他想到的回收渠道中,票房其实算是“附加分”,比较主要的渠道是电影频道的版权(200万),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投资(50万),还有一些国外公司的销售版权等。因为当时成本是严格控制的,所以回收压力不是很大。
我现在正在拍摄的一部古装片《大明劫》制作就达上千万,由冯远征和戴立忍主演。但对我来说,钱太多的话并不一定是好事,它往往会转移创作者的注意力。比如有一场戏,我主要传达的信息就是一个角色被杀。但是当我有了制作成本之后,往往会忍不住追求一种场面上的过瘾,这让我忘记创作的初衷,迷失在对“更多人,更大场面”的追求里。我觉得现在很多大片的导演就有这种迷失。对电影人来说,钱不是唯一的,也不能够成为一部电影存在的理由。

4cats:你马上要拍的这部大制作的古装片不单是大制作,也有明星出演。面对转型心态上有变化么?

王竞:像我这样的(拍小成本电影)导演,内心也会渴望拍那种很炫目华丽的大片,或者是有很多明星的电影。我也认识一些拥有“观众”的导演,他们的片子虽然赢得了市场,但在电影节或者是专业口碑上却得不到满足,他们也很困惑。这就好像人们看车,大多数人可能都只关注车的华丽外表,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关注发动机啊,内部构造等。理想的状态自然是生产两者兼顾的车子,以及培养两者兼顾的观众。

【编辑:饼酱子】

沈祎

原《东方早报》文化记者,影评人,同时活跃在诗歌、摄影以及艺术策展等领域。电影《少女哪吒》联合制片人、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