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后》:似有若无的青春

5
看完电影,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再过十年,《五月之后》能否像《戏梦巴黎》一样,晋升为文艺青年入门的必修级电影……青春片向来具有有惊人的杀伤力,有时候,观众甚至不在意它到底讲了什么。只要触碰到某个时间事件,他们的审美标准线就会突然失灵,方寸大乱。
  
  同是讲述五月风暴,同是那段只有烈火没有结果的激荡青春,《戏梦巴黎》似乎更加有戏味。三人大被同眠、携手穿越卢浮宫,很多段落已经成为经典。《五月之后》则不然,影片非常的自我,个人而私密,不太照顾观众感受。故事上又是松垮的散点铺排,没有聚焦在某一段关系或者某一起事件上。它的镜头也落在同一个时间段,差不多的地方,看下来却有一种脱焦和虚焦的错觉。相比参与到运动当中的特吕弗和戈达尔,阿萨亚斯是晚辈小辈。他固然算是一名亲历者,但他那会还是一名中学生。五月风暴的种种感受,哪怕挥之不去,也要慢慢总结反省,等到中老年以后才完成酿造。
  
  所以看完《五月之后》,若要详细复述电影,那居然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五月之后》像清澈的流水,你看得见它在流动,也感觉到它带走了什么东西,但是,又说不出来所以然。第一时间能想起来的恐怕只有充沛的自然光线,篝火和绿树,燃烧瓶和风,或者还能闻到似有若无的荷尔蒙味道,就像每个人都在谈论的革命理想,但又描摹不出个具体形状。这些成群结伴的年轻人,他们被告知有大概方向,却不知道具体路线和终点。如果引用某部电影的经典台词,那是因为,“我们在一起”。
  
  或许,青春貌美的年轻人们也让观众深刻,片中的男女主角无一例外显得好看(外来的美国人可能是例外)。然而,被前女友认可的画作恐怕是主人公最想铭记的瞬间——那仿佛是在说明,这段青春被世人涂抹装饰,这些都无关紧要,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心上人的感受和认同,似乎有了这个首肯,这段迷幻又美好的青春就无怨无悔了。话说回来,青春不就是这般幻灭的东西,意义不只是革命与理想。世间的轰轰烈烈,最后不免复归平静,陪伴你的人也会远走,留下来的只有记忆和过程本身。
  
  以今时今日的眼光来看,法国年轻人热爱艺术,音乐绘画样样精通,谈谈情做做爱可以,但想要闹革命,实现共产主义,那只能说是难当大任,吃不了苦头。《五月之后》并没有用理性眼光去看待和批判,它已认定主人公不是附和的同流者,更不会是充满远见的引领者,他更像一名注视者。在这种潮流当中,他必然会败下阵来。只是,在心灰意冷的失败之后,电影没有显得灰色黯淡,他投入到另一个造梦的地方,怪兽电影的摄影棚制片厂,继续下一段的人生历程。
  
  就像同类题材的日本青春片《昔日的我》,主人公们总是相信,他们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多年以后回想,天真幼稚傻。当年却愿意冲锋街头,反抗体制,头破血流。巧合在于,这些电影里的主人公都是文弱纤细的年轻人,相由心生,内心刚硬还是脆弱,一看便知。当初闹革命的未必没有魁梧健壮肌肉男,只是,跟电影主题一比,他们的存在就好像跟梦想的破灭格格不入。
  
  年轻人们总抛出宏大的理想,最后却落入了俗世圈套的牵绊。当年随波逐流的菜鸟,终于也变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并且像过去他们所经历的那样,老一代被更新锐的年青一代所批评和质疑。也难怪某香港导演让几个成功学受益者自言自语道,他们没能改变世界,但他们做到了不被这个世界改变。光是这样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就让很多人痴迷不已。

【原载于名牌】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