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丹尼尔·布莱克》: 堂吉柯德般的勇士

79岁的英国导演肯·洛奇之前曾经多次宣布息影,幸运的是他没有恪守自己的承诺,也因此让我们有幸看到了他入围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我,丹尼尔·布莱克》让他第二次获得了金棕榈大奖。这位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用其一生的作品在为劳动阶层呼喊争取权益,而更重要的是,他所展示的影像世界如此平和真实自然,却又能把现实的不公、政府的无能、社会系统的弊端尖锐毫不留情得揭露出来。《我,丹尼尔·布莱克》讲述了在欧洲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英国僵化的社会福利系统如何将原本应该救助的普通人逼上绝路的社会现实。就像最后凯蒂(海丽·斯却利扮演)宣读丹尼尔遗言前提到的:是这个社会系统提前将丹尼尔送上了不归路!

当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凯特因为对求助福利机构感到绝望,在纽卡斯尔的救助“食品银行”饥不择食时,我无法忍住自己的眼泪。这个安静的一幕却有着如此感人的力量,与此同时也自然对她之前所经历的无助感到了愤怒。但是凯蒂的绝望出场很显然不是《我,丹尼尔·布莱克》真正的焦点。丹尼尔·布莱克(戴维·约翰斯扮演)才是,他是一个木匠。他和凯蒂一样,也是这个僵化愚蠢的社会福利机构的受害者。

丹尼尔因为心脏问题接受医生建议无法继续工作,可是社保部门要求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足够的证据证明他在努力得寻找工作才能给他支付社保金;同时丹尼尔需要按照规定走完所有程序,可是信息时代升级换代的政府系统让他不断得陷入困境。所有信息需要电脑网络完成,这对他而言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尴尬而又左右为难的困境成了电影中让人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这种幽默真实却又令人无奈心疼。他宣战了,“我,丹尼尔·布莱克”是他的口号,但是结局非常清楚。

这是一场平静的波澜无惊的“战争” ,而丹尼尔和凯蒂一起面对的是类似于卡夫卡笔下的城堡。影片非常耐心得介绍了丹尼尔的申请救济金的过程,即使丹尼尔学习使用电脑打印表格时也几乎把每个细节都真实再现。和邻居的相处,对凯蒂一家的慷慨救助都证明着这个男人做为社会一个公民的品质。可是,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里,他只是一个棋子和一个鼠标的点。一方是强大僵化、冷漠无情的国家机构和社会系统,一方是失业无助 、疾病在身、拖家带口的弱势群体,这本就是一场堂吉诃德式的战争,但是丹尼尔·布莱克还是试图勇敢得冲向这架风车。影片中描写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冷漠处事的场景,足以引起很多欧洲观众的共鸣,特别是镜头多次让丹尼尔走过站着聊天的工作人员的身边。

《我,丹尼尔·布莱克》依旧延续了导演肯·洛奇最擅长的写实主义手法,对白简单,场景真实,摄影手法较为传统,没有任何夸张和修饰的成分,一切都跟着丹尼尔的行动和节奏来步步推进。而就是在这个非常平静简单的故事中,导演展现了绝佳的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把社会背景下弱势群体这种要么服从,要么放弃的绝望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平静叙述中又不时蕴含着唤起观众情感的起伏高潮。之前提及的“食品银行”中凯蒂的失态,丹尼尔和凯蒂关系的破裂,丹尼尔在政府机构外的抗争,直至最后凯蒂在丹尼尔葬礼上读的遗言,都会让这种看似波澜不惊的叙述下潜伏着情感的强烈波动。肯·洛奇和他的老搭档、编剧保罗·拉夫提继续默契得用自己的电影作品为需要救助的人们发声:我是一个人,不是狗!

《我,丹尼尔·布莱克》让我更加怀疑,只要这个社会依旧存在着这么多不公平的现象,难道导演肯·洛奇会让自己停下抗争的努力?所以我们更希望他能够有更多可以让人们擦亮双眼去认知社会问题的作品,就像他一直在做的一样。

tati

旅居丹麦,深度影迷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