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日常,分离的往事——《八月》

《八月》是消逝的岁月,是一段既无趣又美好的往事,是一则千言万语等待被记忆抹去的告别。

电影《八月》这一幕如天堂电影院附体|金马影展
电影《八月》剧照|金马影展

文 / 橘猫 |原文链接

对于台湾观众来说,中国电影《八月》在接下来的金马奖季,势必会是一个时常听到、却又相当陌生的名字。 《八月》尚未于中国院线发行,还没有被观众熟悉的机会,就要在年底挑战第53 届金马奖,并同时入选本届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与「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奈派克奖」两个会外奖项。

这部成本换算不超过台币一千万元的低成本独立制片,由去年金马最佳改编剧本奖得主《塔洛》万玛才旦监制、吕松野摄影,内蒙古新导演张大磊根据生活经验自编自导,入围今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等六项大奖,是本届最大黑马。

如同中国许多出色的新锐导演处女作,《八月》的旅行从「FIRST青年电影展」出发,在今年(2016)迈入第十届的FIRST青年电影展由香港导演王家卫担任评委会主席,《八月》从上千件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挤进「剧情长片类」的九部影片入围名单,角逐奖项。

有别于中国电影主要的金鸡百花奖,FIRST青年电影展的口味更为艺术、小众,以发扬优秀青年导演作品为己任。 2014 年曾在金马奖获得最佳新导演、原著剧本提名的中国作品《心迷宫》(原名:殡棺),就在此发迹。而今年入选柏林影展新世代单元、金马影展「华语透视界」单元的新导演处女作《黑处有什么》,则在去年拿下影展的最佳导演奖。 《八月》在这波风潮中窜出,进入众多新导演锐利作品的行列。有别于一般观众对中国烂俗大片的想像,这些作品正在不断凝聚能量,重新定义新一代的「中国电影」印象。

喧嚣之外,重现生活

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中,越来越多作品藉由对类型片的摸索,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结合东方玄幻与寻宝元素的《寻龙诀》、讲究犯罪悬疑与剧情张力的《烈日灼心》,甚至是前述玩转叙事结构,向柯恩兄弟的冷冽黑色风格取经的《心迷宫》……等等。但是,望向另一边,也有许多新导演们致力挖掘电影的更多可能性,好比用影像读诗的《路边野餐》、在静谧画面中发掘天地灵性的《枝繁叶茂》,都是其中代表。

而今年将在金马奖闪耀发光的《八月》明白属于后者,以黑白的拍摄形式与摄影、音效的技术调度见长。张大磊回忆中的时代往事,被缓缓记入影像书写的一页,《八月》的出现,提醒了观众在电影叙事中重现生活的可能性。

《八月》的音效运用出色,但故事的调性却是安静的。九零年代的小城镇,家中的电视机里还放着劳勃狄尼洛的《计程车司机》(Taxi Driver),一个孩子正四处闲晃,百无聊赖的接触世界。他在夏的风光中恣意感受童年,却没预料到时光就像胶卷,电影再美也会放完,而夏日还在等,等着与他告别。

以一个孩子承载故事,《八月》的特色是「无趣」与「告别」。

童年该有的注脚

《八月》的英文片名是「The Summer Is Gone」,有关夏日的故事。以一个夏日作为「成长」的注脚,是常见的故事主题,欧美电影行之有年,而回忆总是缤纷,因此更要佐以鲜艳色彩。近年此类型西方作品《菜鸟新人王》(Adventureland)、《三分男孩》(The Way Way Back)、《年少时代》(Boyhood)……等等都有这样特点,冒险、成长或怀旧是故事里不变的中心,也因为总有亲情、友情、爱情并织,让电影呈现出来的画面也总是色彩斑驳。

然而,《八月》却是一部黑白作品,抽离了那些色彩的滋味,回忆童年的方式很保守,记忆里没有太鲜明的画面,一举一动就自然都是淡淡地。童年时的幻想还在,但大多时光只是一步一步的生活记录。电影的主视角是家庭中的儿子晓雷,导演的镜头放在这家人的生活日常,晓雷则会时不时分到一个特写,他话不多,但有时带着微笑,并不是有意识地在观察些什么,他只是无聊而已。无聊,好像才是一个童年该有的注脚。

晓雷看生活的趣味来自于「无趣」,那让电影多了些回头观察童年往事的美感。在脑海中,回忆帮我们保留了童年的精华片段:某个女孩的回眸、某个玩伴奔跑时的笑声、某部电影的段落……这些事都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但童年的当下,我们却没有花太多力气去经历它,直到事过境迁,回过头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离开那段时光。那些曾经「只是无趣」的当下,则开始被加上回忆润饰过的花边。

电影《八月》属于童年的窸窣秘语|来自网络
电影《八月》剧照|来自网络

讨论《八月》时,常有论者连带提及侯孝贤、杨德昌的电影美学,或许正是《八月》同样直面了这种来自无趣的趣味、重现生活的灵光,那是身处在当下的我们永远不会体会到的乐趣。重现生活自有其意义可言,我们可以拾回那些因为不够鲜明,而被我们在脑海里放弃的片段:在客厅睡着的爸爸,因为电视被妈妈关上,反而「惊醒」;家外庭院新开了几朵花,家人们无聊当有趣,聚在周围闲谈。这些被忘记的琐事,就是《八月》不加润饰也能美好的原因。

在某个时空,曾有一个小孩坐在角落,发懒地看着窗外的世界。他感到有点无趣,脑里没特别想着什么,也并不特别开心,他就只是静静坐着,虚度时光,但你是如此羡慕他,因为他虚度的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如果可以,我们也都希望让自己的人生再次无趣,只要能回到那段背包里带着便当盒、电视机还放着老电影的日子。

夏天、父亲、与童年的告别

不只如此,「The Summer is Gone」,也是一个关于告别的故事。九零年代,中国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单位转型,工人面临结构性失业,晓雷的父亲也要离开家乡工作。电影中花了许多篇幅去铺陈这种别离的氛围,最后则在结局有了简单的收束。

电影里最后一颗镜头还原了色彩,父亲在外地工作的影像纪录,画质却较为粗糙。这个镜头重建了观众与《八月》影像的关系,原先的我们透过银幕看着晓雷的故事,而在这个镜头中,却跟着晓雷一同在电视机前面看着父亲寄来的影像画面。无趣的黑白时光为当下,那个在影像画面中难忘的父亲背影,就成了一块有色彩点缀的记忆拼图。

父亲的告别,选为电影的主题,导演曾在访谈 中提及,此片的诞生系为了纪念自己在九〇年代的生活经验,与印象中的父辈形象。以这样的主题为整个童年打底,又更多一分无奈:父亲的告别,不只是远赴异乡工作,更是从每个男孩的童年印象中谢幕。

随着时间增长,记忆中那个令人崇拜的、亲近的、尊敬的、畏惧的父亲,会慢慢离开他所属于的位置。晓雷的父亲在他十二岁年离开,留下的是一个纪念,也是隐喻:我们童年的结束,也代表着父母的离去。

童年的结束,无可避免地带来与父辈的疏离,我们从那个可以无忧无虑与父辈亲近的小孩,变成一个慢慢划开自己生活空间的少年,晓雷的父亲去了外地工作,而在前方等着晓雷的,就是与父亲的告别。不论从客观事实上或精神层面上,这都是这个小男孩要面临的人生历程。晓雷父亲不多话,用影像写成的家书也草草带过,或许不只是因为父亲的坚毅,也是因为我们长大了,长大之后,家书上的字迹也就糊了。

牵动灵魂的往事

《八月》是消逝的岁月,是一段既无趣又美好的往事,是一则千言万语等待被记忆抹去的告别。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商业电影追逐声光与流行,《八月》降临,却让我们能度过安静的两小时,尽管是听着别人的故事,却能牵动自己的灵魂。


导演 张大磊
演员 孔维一 、张晨、郭燕芸
出品 中国 / 2015
发行 2016 金马国际影展


版權合作©️放映週報

funscreen

放映週報

台灣首個以台灣電影和獨立製片訪談、報導與評論為內容基幹的線上誌。作為台灣獨立電影之聲的先鋒,《放映週報》以深入訪談與分析性觀點展現台灣電影不斷的生命力,提供給主流及非主流電影迷們更多電影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