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20 猜火车二十年:选择生活,还是让生活选择你

%title插图%num
《猜火车》(1996)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220天


2017年7月10日星期一
片名:猜火车 Trainspotting (1996),丹尼·博伊尔
南京,家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激光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路里、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放贷;选择起点、选择你的朋友、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选择DIY,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嘴里塞垃圾食品;选择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说是最无耻的事;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吗要做?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别的……

——以上这段是我抄的《猜火车》开场独白。上一次看这部电影已经是20年前了。我完全忘记了这段词。可能是因为当时根本不理解这段词。20年前的情况是这样的:199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家庭,用调制解调器连接电话线拨号上网。当时我刚工作,单位也是我父亲的单位。在前互联网时期,我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世界难以想象的狭小:只有亲戚、同学、同事,没有“社会上的朋友”。邻居则是父亲的同事,因为住的小区是父亲单位分配的,后来邻居也成了我的同事。每天上班见到一拨人,骑车回到小区见到是同一拨人。选择生活?没有选择。

所以我根本记不住这段“经典对白”。我记住的是画面上年轻人在奔跑,一段超爽的蒙太奇。两年后,德国人汤姆·堤克威拍了《罗拉快跑》。也是狂跑不已。好像年轻就只能不停地跑,才能活下去。当时让我印象深刻。在年轻的心里产生一种狂奔的意念。

%title插图%num
《猜火车》(1996)

据《猜火车》的小说原作者 Irvine Welsh评价说,这是“英国最后一部关于残酷青春的电影。”残酷是指在人生虚空无望之后,那些药物毒品吸食成瘾的年轻人的痛苦。面对这种痛苦,丹尼·博伊尔却拍出了毒品的幻觉,那种“比最棒的性高潮还要high上千倍的感觉”。我不觉得这种幻觉有诱导性,《猜火车》的快感主要来自博伊尔的视听语言上:快速剪辑、迷幻味道的音乐、夸张的想象镜头。我还记得年轻的我们,被不断翻新的视听“感官炸弹”轰中。有人觉得,丹尼·博伊尔重新激活了英国电影,这是真正用当下的方式去描述当下的青年生活的电影。

有那么一段时间,影迷们经常“回味”起,伊万·迈克格雷钻进“苏格兰最肮脏的”马桶的那场戏:污浊、恶心的粪池瞬间变成蓝色的海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神奇的。电影正在实现一件不可能的事——你的幻觉。

影片的最后,伊万·迈克格雷告别了不正常的生活:犯罪的生活、摧残自己的生活,选择了正常的生活。但博伊尔没有任何说教。这个年轻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是背叛了朋友,其实也是对自由和单纯的生活背叛。他变得和观众们一样,成长为一个正常人。他在落幕前面带微笑,但又绝不像一个快乐的结局。

%title插图%num
《猜火车》(1996)

这种惆怅感,在20年后再看续集(T2)时当然就消失了。时间是货真价实的东西。雷登、土豆、病仔和贝格比老了,伊万·迈克格雷和罗伯特·卡雷尔们也都老了。任何重逢都会驱散告别时的惆怅感。《猜火车2》最终也没有制造出新的伤感。只是反讽性地使用了二十年前的结局,朋友依然在背叛朋友,生活还是生活。

连续重温T1和新看T2是不错的体验。续集的开场还不错,迈克格雷仍然在奔跑,一个略微发福的、人到中年的雷登。只是并不在街头被警察追赶,而是在跑步机上狂奔。这个想法真是太棒了。当年的观众也更老了二十年。连我都拉起了(《纸牌屋》样式的)划船机。也许只有真实的和电影共同经过二十年的人,才能理解这种讽刺。

%title插图%num
《猜火车2》(2017)

下一个讽刺是,雷登回到了爱丁堡,当年他嗑药混社会的故乡,然而刚出机场,就有姑娘一边发旅游图一边说,“欢迎来到爱丁堡的”,一问才知道是斯洛文尼亚人。《猜火车2》里的四个人要面对的已经不是毒品,而是这个巨变当中的世界。他们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们没有变。于是雷登很快就被再次边缘化了(其余的朋友们一直很边缘:敲诈、吸毒、坐牢)。连偷也是去偷工人阶级新教徒退休老人们的钱包。

尽管“choose life(选择生活)”的台词被重新叙述了:“选择Facebook, Twitter, Snapchat, Instagram,还有一千种别的方式和你从没见过的人大倒苦水”。有念旧和反讽,但好在丹尼·博伊尔没让这四个中年人去与生活和解,那样可能更感人但也更做作。而是这些人继续闹腾,做点不法、却欢快的蠢事。最后,雷登回到自己儿时的房间里,四周贴满火车图案的卧室不断拉伸,像一个永无穷尽,也没有出口的时间隧道。好像是说:没办法,你属于你的时代,属于你的命运。

最后,你选择了生活,还是让生活选择你了?这是一个猜火车式的问题。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