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穿得像个戈达尔女郎:导演麾下最酷的五个女主角

在新浪潮巅峰期过去的数十年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最新作品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当他携新作《再见语言》(Adieu au Langage)再次来到了戛纳电影节,并在此进行了影片的首映式的时候。这位传奇影人最终凭借这个有关一对夫妇只能通过他们的狗狗进行交流的故事赢得了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在此之前他从未在戛纳问鼎过任何奖项)。电影以3D形式放映,表面上看,它同刻意采取手持式摄影的新浪潮电影在美学上有了很大差异。

然而纵观戈达尔的毕生作品,无论是别具纪实感的黑白影片还是生动迷人、高度风格化的彩色影片,你能从中挑出一部称不上经典的作品来吗?他在每一部电影中都成功塑造出了一个你梦寐以求的时髦女郎,无论某一天她们身上将会发生什么——参加革命或者开车冲出悬崖、和一个罪犯在床上缠绵,或者仅仅在香榭丽舍大街上闲庭信步,他麾下的蛇蝎美人们,从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到珍·茜宝(Jean Seberg)再到安娜·卡里娜(Anna Karina),都能够一丝不苟地以完美形象应对任何场面。这里,将带您回顾五个最令人难忘的戈达尔镜头,以及其中经典的服装搭配。

一、《我略知她一二》(2 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1967

%title插图%num
主演:马丽那·维拉迪(Marina Vlady) 约瑟夫·格哈德(Joseph Gehrard)
服装设计:基特·马格里尼(Gitt Magrini)

戈达尔在本片中融合了他最青睐的两个主题,对资产阶级的深度批判以及对世上最古老职业的肖像式刻画。毕竟,正是那些华服巧饰,诱惑着玛丽那·维拉迪所饰演的神秘家庭主妇朱丽叶;她在业余时间里兼职做着应招女郎的工作,为的就是能够买得起那些她心仪已久的衣服和配件—红色、白色和蓝色是主流(也是法国国旗和美国国旗的配色)—就连泛美航空公司和环球航空公司空姐服装都是采用的这三种色系的搭配,这些颜色也同样吸引着朱丽叶。不过她的全套穿搭倒并没有很明显的挑逗意味:她很聪明地为一条端庄的裙子搭配了件紧身毛衣,能够让她在居家育儿和“开门迎客”两种身份之间切换自如。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同样的策略…我们把这种搭配方式叫做“日以继夜”(day-to-night dressing)

二、《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1960

%title插图%num
© Rialto Pictures

主演:珍·茜宝(Jean Seberg) 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

《精疲力尽》可以说是最大胆,同时也是最出色的一部标志性法国新浪潮电影。这是戈达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他把美国尤物珍·茜宝(Jean Seberg)和她不羁的法兰西情人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一起放置在了时尚之都巴黎的大背景中。在一次酒店约会后,二人分别身着两款特色鲜明的条纹单品:他的长袍,她的上衣,他的呢帽戴在了她精灵般的短发上。贝尔蒙多开着偷来的车带着茜宝在街道上疾驰,茜宝中途下车办事,回来后又换装成了一袭装点着风格化条纹的彼得潘领长裙。此外,要说戏中最适合夏季的街头风穿搭,当属茜宝的这身,黑色修身长裤、平底鞋,加上印有“New York Herald Tribune”(《纽约先驱论坛报》)字样的卷袖T恤,她看起来就像女版的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

三、《美国制造》(Made in U.S.A.)1966

%title插图%num
© Films Around the World

主演:安娜·卡里娜(Anna Karina),拉斯洛·绍博(László Szabó),让-皮埃尔·利奥德(Jean-Pierre Léaud)

这是戈达尔六十年代中期一部彰显野心的黑色电影,表现手法荒唐不受约束,全片色调鲜艳浓郁(所选图片中未能体现),并且充斥着大量阴谋元素。白色衬衫上沾染的斑斑血迹,亦是采用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美国最重要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夸张的喷涂艺术效果刻意绘制上去的。片中,我们的女主角安娜·卡里娜时而身着一套光滑的军装风衣,深色头发被修剪的无比完美,冷静地在健身房那一群骑单车的姑娘中来回穿梭;时而穿着紧身裙加高跟鞋在街旁急冲而过,停下来时刚好与身后背景墙交错互补,浑然一体。想要引领一场世界级的时尚潮流,所需的也许就是一次漫不经心的灵光闪现。

四、《狂人皮埃罗》(Pierrot le Fou)1965

%title插图%num

主演:安娜·卡里娜 让-保罗·贝尔蒙多

谁能忘记安娜·卡里娜饰演的玛丽安娜那一幕特写镜头呢?身着一袭红裙,挥舞着一把巨型剪刀,神秘且让人捉摸不透。在接近影片结尾的地方(这里没有剧透哦,我保证),让-保罗·贝尔蒙多把他自己的脸涂成了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法国艺术家,波普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式的蓝色——实际上,这部影片由始至终都被炫目的三原色所渲染,用来传递流亡激进分子被解放的自由情绪,他们横穿法国,开始一场疯狂的抢杀之旅。尽管这部影片的原始剧情设定与《邦尼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所讲的故事非常相似,但戈达尔天然能让情节更加曲折,在他设计的剧本中,女主角要逃避她爱人的追杀,而她爱人就是那个正在流亡的激进分子,这是多么巧妙的讽刺。在下一次自驾游中,我们也可以把片中女主所穿的单品通通装进自己的行李箱,因为谁都无法抵挡一件军装夹克,一双科迪斯(Keds)鞋再加上一条清凉印花裤所散发的魅力。这种制服式的搭配,往往会成为永不过时的经典。

五、《蔑视》(Le Mépris)1963
%title插图%num
主演: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 杰克·帕兰斯(Jack Palance)米歇尔·皮寇利(Michel Piccoli)
服装设计师:TanineAutré

《蔑视》一片多半是因女主角碧姬·芭铎的着装与她一贯的风格不符而著名—她如此精细的全副武装,真的有必要么?她包裹着一条印花浴巾躺在浴缸里读书,米歇尔·皮寇利坐在她身旁,这画面并不能满足当时观众的期待,连一向反主流的性感尤物BB(碧姬·芭铎昵称)也屈服于特定场合的着装规则了,不免令人有些失望。然而,这部有着碧姬·芭铎加盟的戈达尔作品,却把现代艺术符号“布列尼塔条纹”(Breton stripe)演绎到了极致。而且,当一个人必须要掩饰自己的不忠时,一件相对端庄优雅的针织衫不会带来任何伤害。大概是因为它能使人产生一种若即若离之感吧。

|译者:乐叁/校对:Judy_筱 @迷影翻译

Rebecca Bengal

美国作家和文化评论人,在包括《纽约客》(The New Yorker),《时尚》(Vogue)和《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音乐、电影和时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