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希区柯克与特吕弗”专题之前

事出有偶,正当迷影网准备重装上阵之际,迟到的肯特‧琼斯(Kent Jones)的纪录片《希区柯克与特吕弗》(Hitchcock / Truffaut,2015)也在影迷间传了开来。心想,这或许是个契机。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当年《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那帮影评人(多数转战导演)以吹捧美国导演来贬低本国老导演(少数幸免),主要以此凸显自己的眼光,同时也以这种战斗精神装扮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打垮老导演们以便上位。但是行文间,迷影情怀满档,即使是精神导师巴赞(André Bazin)再怎么努力阻止同事们,甚至在《手册》中写过不少冷嘲热讽的文章,或者押后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文章的发表,都无助于年轻土耳其人的横冲直撞。然而这份情怀倒还真的带他们到不同的境界。比如特吕弗很快就加入他的偶像如奥菲尔斯(Max Ophuls)或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的剧组;侯麦(Eric Rohmer)和夏布罗尔(Claude Chabrol)则合力写了一本《希区柯克:头44部片》(Hitchcock,1957),试图给偶像披上道德意识的黄袍。

图2:夏布罗尔与侯麦合写的《希区柯克》,法版与美版。带签名的法版封面 © royalbooks.com
图2:夏布罗尔与侯麦合写的《希区柯克》,法版与美版。带签名的法版封面 © royalbooks.com

这些人里头,多数在当了导演之后,仍旧维持着与导演专访的习惯,比如里维特(Jacques Rivette)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1961)推出之后,访问了该片导演雷乃(Alain Resnais)与编剧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虽说当时他仍是《手册》的编辑之一;而像戈达尔(Jean-Luc Godard)则在《红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1964)上映后,自主访问了导演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并声称这部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彩色电影。然而,真正将迷影精神推至最高的,无疑就是特吕弗于1962年开启,并花了四年陆续补全的《希区柯克论电影》(Le cinéma selon Hitchcock,1966),这本书立即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电影专论。先不说它的影响力,光从它的完成来看,特吕弗首先自然是脱离了当年那种贸然地、莽撞地,甚至可以说,带着策略性地对希区柯克的推广,转化为当下那份真正的崇拜,特别是在他已经获得国际认同,并且也确实拍过了几部佳作之后,他以极端谦卑的态度向希区柯克请益,正可谓是迷影的最终目的地。此后人们似乎还在期待类似如此展现迷影精神的时刻……

琼斯的纪录片实时来到,但这部不到90分钟的影片能够为我们解开什么谜题?他又是怎么挑选这个题材?或者应该说,我们更在意他是怎么对待这个题材的。这部影片作为一种后设的后设,也许可以为我们解释一种迷影的模样。由这个思维出发,我们为各位读者规划了如下的专题。

付东(Jean-Michel Frodon)的《<特吕弗访问希区柯克>的意义》一文,是透过访问的方式,希望由作为电影史学家,同时也亲临那个年代的他(即使当时出书时他还相当年轻)来向读者们介绍这本书的重要性,乃至顺便带出关于访问的艺术。Muyan对琼斯的专访,则更直接问出《希区柯克与特吕弗》这部片的创作的缘起,要不是这篇访谈,估计大多数的人并不会去听那已经在网络世界流通的27小时的访谈录音中透露出来的讯息:希区柯克对特吕弗的不认同,往往出现在回答的停顿中。石头姐则以平实的口吻,简要地向读者们介绍特吕弗访问希区柯克这个事件的过程与始末。肥内则一如既往以引经据典的方式评论了琼斯的影片,通篇读完其实更像是看片前的前导引言。最后,被誉为巴赞唯一接班人的达内(Serge Daney)为《作者策略》(由《电影手册》编者选编的访谈录,初版在1972年出版)再版写的序,再次为我们梳理了作者策略的深层内核;透过这篇文章那流淌的文字,方能感受到这位在国内仍显得陌生的重要法国影评人,是怎么成为一代影评人的宗师,这位纯粹的影评人(没有跑去拍电影)谈起那一辈影评人与影人之间的那些事,意外带来相当有趣的视见。

此外,我们也建议各位读者参阅专栏中相关文章,特别是阎啸平的《希区柯克电影的15道命题》从希区柯克电影的一些特色来思考商业电影的本质;李幼鹦鹉鹌鹑的《我的访谈经验谈:格林纳威、欧容与大岛渚》则同样在作者惯有的漫谈中,闪现出访问的某些本体性的思考。

上述所有文章,都是以最大的迷影精神写就,就差各位影迷的入座了。

肥内

台湾著名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