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真实的李安在哪里?|许知远对话李安(视频)

在东方思维中,需要一个人关注自己的内心,用自己做的事情来修炼心性,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尽量平和泰然。

电影便是李安修炼与成长的“方式”。

本文转自于单读的微信公众号(ID:dandureading)

这个 11 月,李安带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回到中国,同时也带来了对于这部电影到底好不好看,李安近年来是否有突破,以及技术在电影艺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等等的讨论潮。在这场风潮的档口,许知远采访了李安。

当许知远刚刚知道要采访李安的时候,他感到很为难,印象中,李安已经是相对完美的一个人了。那么,现在,到底还有什么,是一定要从李安口中获知的?

这一次,让李安回到中国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述的是一位在伊拉克战争中,经历过与敌人一对一“殊死搏斗”的大兵林恩的故事。一件在战争中必然发生的事,到了美国国内,却被视作英雄之举,也就有了林恩和整个 B 班在战争并没有结束的背景下,就被“请”回美国,巡回“宣讲”的中场事件。

%title插图%num
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拍摄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从一场战争中突然剥离,然后进入一个集体狂欢式的环境中,其中的对比、荒诞、徘徊与犹豫可想而知,这是这个故事吸引李安的基础,他觉得这种对比非常有趣,值得拍,然而这部电影在美国却经历了冷遇,到了国内,也被很多影评人所质疑。

为了更好的采访李安,许知远邀请了他的同事 Alex,以及影评人赛人一起聊聊。

影评人赛人对话 ©️单读
影评人赛人对话 ©️单读

影评人赛人讲到:“李安的电影好看、舒服,他很好,只是他的声名现在太大了,可是他的电影想象空间不多的。好像很急于抛出一个答案给观众。”

在探讨与自己的思索中,许知远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访谈主题:

(我想知道)他的极端一面在哪里,更真实的李安在哪里,他的创造力的源泉在哪里?

许知远在访谈中|©️单读
许知远在访谈中|©️单读

对话中,他们聊到了控制力

“过去 25 年里,你保持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产出,每一部都好,这种控制力到底是怎么来的?”许知远问。

李安回答:“这个我也没答案。首先谢谢你的肯定。对你没有失手,但是对其他人讲有失手。在我念书的时候,我从没有想过在美国拍电影,那个时候还不构成一个想象的,连梦想都没有。后来我得了台湾的一个奖,非拍(《推手》)不可,故事写的是美国,我是这样开始的。”

李安从 1982 年执导 30 分钟的短片《荫凉湖畔》,到 1991 年执导 1 小时 30 分钟的剧情片《推手》,期间有长达近 10 年的蛰伏期。但也正是这10年,给了李安厚积薄发的生活素材。然后他的电影逐渐被更多人看到,欣赏。

“一得国际的奖的话,我又进了美国的艺术院线,这样不是我设计出来的,我觉得命运就是规定我这么走。但有时候也落到间隙里面”,李安说。

这个间隙,指的是那些不被人喜爱的电影。

“那片子不卖座,没有人看,我觉得那片子挺好,和我成功的片子一样,我一样的拍我觉得差不多,为什么人不看呢?”李安一脸无辜。

“电影真是不晓得,人算不如天算。”李安补充到。

在许知远同李安的这次对话中,李安经常提到“命”、“死”、“人”、“成长”……这是一种非常东方式的表述。在东方思维中,需要一个人关注自己的内心,用自己做的事情来修炼心性,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尽量平和泰然。

电影便是李安修炼与成长的“方式”。

“我是局内人的话,包括你的成长经验……成见,主观判断,你真的要把这些,把自己的肉拿出来扭的话,你的恐惧、信赖感(在不同的电影中)拔出来,真的要进肉里拔的时候,会有一种惶恐的感觉。”

李安这番略显禅意与隐晦的话,大概指的是他的电影中会展现自己内心的不同侧面,会被推到大众面前去审视,当然更包括若想投入的去完成一件事情,必须面对自己人性中的惶恐与犹豫,去努力探索内心真正的渴望。

但是李安的本性与这个世界似乎有一种冲突。人们对他全心投入与面对的电影世界并不满足,还希望获得更多。东方式的平衡、留白似乎并不能激发人们观影时更多的热血。

“他有点不那么令人满足。我觉得他始终没有一部电影是,对我来说像《悲情城市》一样,那么的既细腻又恢弘。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偏见,我觉得如果一个导演,如果平衡感再极端一些,平衡感再失去一些,是不是会碰撞出,一个完全更不一样的东西来?”许知远总结道。

这些问题的答案,依然还要回到李安的电影中去寻找。

“在‘比利林恩’中呈现伊拉克战争的动力是什么?”许知远问。

李安答道:“那个时候我对美国的梦想有种破灭的感觉。我在台湾冷战时期长大,对美国的认识是非常理想化的……美国人就是漂亮的,有理想的,开放的……有人说这是反战片,但那个战还需要反吗?这个书是别人写的,我只是借力使力,跟我心里关心的东西,跟我自己的观察、年纪有关系吧,在这种分崩离析、荒谬的情形下,情感怎样依托?我们在世界这个乱局中怎么自处?怎么彼此信赖?这部电影是个抒发吧……”

许知远问:“有没有一些东西是你特别想达到,想实现的,但是电影中并没有能达到?”

“我觉得有一个东西我没法做到。书的火气很大的,它其中有很多犀利的描述,用一个年轻军人去叙述一个中年知识分子的犀利想法。这本身是不合理的,但是在书中是可以的,这也是书好看的地方,但是电影上我没办法做。加上我本性上比较温厚,所以要我做那么辛辣的东西,那么夸张的表现,这个我没有办法。”

那你会担心你温和的个性会妨碍你的电影探索吗?”许知远继续问。

“我想深浅跟个性没有关系吧。艺术这件事情应该不是完全爆发的事情,应该没有那么爆裂,一个最好的平衡感是美感。它本身是一个平衡感,不是绝对的爆发。

“会担心这种分寸感与平衡感压抑创造力吗?”

“会,会。(李安连连点头。)你爆发多少压抑多少,本身需要平衡。很难讲,不可能一个人里里外外都是全的,一个不公平的问题。”

李安希望自己给电影史留下一个“喜欢拍电影的人”这样一个谦卑而又投入的背影。在许知远同他的对谈中,他说自己拍电影经常上身。拍《色,戒》,感觉张爱玲阴魂不散常常缠着他,被三个角色上了身。上身后,他又必须出来,这一次次,便是李安的修炼与成长。

从 91 年的《推手》到现在,你觉得你自己创造力的源头到底是什么?”最终许知远掷出了他此行最关注的问题。

“我觉得需要去摸自己的不同面向。根据你的成长经验,你到了某一个时间的时候,你会对特别面向,一个生命主题去产生兴趣,你会有不只是好奇心,或许是困境,你需要去触摸它。你不去触摸它的话,它这个会骚扰不休的。”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采访结束了。许知远总结说似乎很多问题都尚未展开,但在观者看来,似乎又触及的深远悠长。

“我一直对李安身上一种稳定而持续的创造力而好奇,甚至着迷,我没有逼近那些原本的问题,更没有那些答案,但这一切好像又变得不那么重要,藉由这些追问,我觉得我更清楚的审视了自己的内心的一些想法、挣扎,这也是《十三邀》这个节目的初衷——借由他的故事、经验、视角来确认自己的故事。”这是许知远采访后的感言。


《十三邀》是单向空间和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的一档大型访谈纪录片。

主持人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200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商业周刊/中文版》执行主编。已出版作品《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一个游荡者的世界》《祖国的陌生人》等。

一位带有“偏见”的主持人
一档确保客观的节目
十三位代表中国社会的嘉宾
腾讯新闻 X 单向空间

《十三邀》
观察中国当代社会切片

许知远说,他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他也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这个时代在他眼中,有着过分娱乐化和浅薄的一面,所以,他试图寻找一种方式,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同时,他也希望了解这个时代中,新的动力、情绪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十三邀》用四个步骤去接近和呈现这些社会切片们的内心生活:许知远想要了解的;在对方公共身份中与他相遇,理解他所处的环境;进入个人空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一个知识分子的反思。

十三期节目,十三个社会切片,他们各不相同,但都是这个时代的剪影,组合之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视角:从人出发,回归时代。每一个观众也许都可以在这些切片中看到自己,找到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的位置。而许知远,正是把这些切片放到显微镜下的人,是这场实验的操刀者。

單讀

反对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用深度的内容去对抗浮躁的世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ID: dandureading),或者用手机商店搜索“单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