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在奇迹的边缘发现爱

%title插图%num
Hereafter (2010)

当日本发生巨大地震和海啸时,一部即将上映的美国影片被迫取消了在日本的公映,几天后,影片的导演,好莱坞著名影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宣布,将把影碟收入捐赠给日本受灾民众。之所以会把临时撤档,是因为影片开场时的印度洋大海啸场景太过逼真,日本发行方唯恐这会“刺激刚刚遭受灾害的观众”。这部讲述生者与与逝者谋求沟通的影片,在美国和法国的公映取得预料之中的好评,在“老牛仔”伊斯特伍德看来,巨大的天灾无可预计,人祸亦是难以避免,承受巨大创伤的世界并非从此苍茫破败,“以后”并不只是个时间上的概念,它更预示了一种对未来的希望,来自于对亲人的款款追思。
    
伊斯特伍德在国际影坛的地位早已公认,晚年更是后劲勃发,几乎每一部作品都醇厚有力,既认同主流价值观的欣赏性,又具有艺术电影的独立品格。如果回溯伊斯特伍德早期、中期和再夺奥斯卡后的各阶段作品,就会发现这部《从今以后》在形式上自我突破。三个陌生人、三条独立的线索平行叙述,直到影片结尾处才在伦敦新书展会上交织。皮特•摩根的原作剧本其实很讨巧,此类“命运路口”的手法便于操作,但要拍好并不容易,《巴别塔》的导演伊利亚图就是此中高手,但这一次,执掌镜筒的是善于传统叙事的伊斯特伍德。与近年来《百万宝贝》和《换子疑云》等现实主义作品不同,这个讲述幸存者探索“灵魂”的故事更加私人化,小众化,一如影片里的法国媒体老板无法认同女记者的书稿,“这不是一个提供给大众消遣的读物。”经历生死者的感念太过隐私,很难与他人分享,也不易用科学的试验方法使读者信服。作为法国电视台当家女记者的玛瑞,在影片一开场就经历生死考验,大海啸的突然降临,让她几乎已经被拖入了死亡的深渊。但是这个坚强的女人奇迹般得被当地人救了回来,脑海中的幻想,从此促使她去探索:“生与死”之间,是否真有灵魂的存在。应该说,导演在处理这个千百年来的争议问题时,还是保持了克制和谨慎的态度,就连玛瑞也一直在反问自己“这只是脑震荡后的幻觉?”,但是乔治的存在从侧面证明了她的坚持。
    
《从今以后》在欧洲上映时,媒体赞誉导演伊斯特伍德“拍了一部法国化的电影”,的确,这部影片中的三个独立故事虽然在镜头和节奏上保持一致,但是在质感上却有明显的不同,越到后面越加温情,最终以浪漫大团圆为结局。法国女记者的故事在巴黎和夏威夷的小岛上取景,海啸时最震撼的特效处理,以及戏剧化的女性心理描写。法国女演员塞西丽雅•德•法兰丝可算是如今当红的新生代影星,最为擅长的是“小清新”的法国生活喜剧,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她要展现出劫后余生的迷茫,失去朋友信任时的憔悴。碍于戏份,德•法兰丝没能像《换子疑云》里的安吉丽娜•朱莉那样彻底发挥,在整部影片中,她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抛砖引玉的“提问者”存在。与之对应的,是马特•戴蒙饰演的“通灵师”和失去兄弟的小男孩马库斯,一个是问题的“解答者”,一个则是最终的“受益者”。从提问,到回答,再到应用,这三者的顺序和关系,其实很像是一场科学命题的实验过程,但是整个“通灵”的假设却并不属于现代科学的范畴。这或许是编导的刻意为之,在严谨的方法来论证仍存怀疑和争议的命题,但止于普通观众,真正感动他们的是影片中的三个人物。
    
对于女记者的遭遇和探寻,需要的是鼓励;对于美国工人的放弃,需要的是理解;而对于失去亲兄弟的孩子,观众从情感上已经被彻底打动,出于同情,不由自主的倾向于上文中的命题。这里就彰显了伊斯特伍德作为导演的高明之处-他在最后并未介入煽情,乔治和马库斯的通灵过程一笔带过,所有的努力都在偶然中顺利达成。这从容不迫的叙事能力,正是那些拘泥于技巧的后辈们所缺乏的。影片中马特•戴蒙的段落虽然神奇,但在手法上也较为平淡,或者说,这是通灵师对自我价值否定后的“自甘平庸”。因为这种“特异功能”,他被熟人排斥,爱慕的女孩害怕他触及内心的“秘密”而悄然离去,这种只有本人才体会到的悲哀,与其他“江湖骗子”相对比,更符合逻辑。戴蒙更多的是亲情的传递着,而小男孩马库斯才是影片中最大的亮点。该个段落的质感上更像是肯•罗奇等英国左翼导演的作品-伦敦的清冷和孤寂,底层家庭的苦难,兄弟间的互助相依,这两个毫无经验的双胞胎演绎得如此贴切真实。马克•吐温似曾说过“人生最凄惨的事情,莫过于一对双胞胎早夭了一个,我一直不知道死得那个是我兄弟,还是我自己?”马库斯和兄弟的感情之深,故事开始时的合影可见一斑,车祸后留下的拿顶球帽,也成了极为重要的道具-因为捡帽子而错过地铁,逃过一劫,这不禁让人相信兄弟的灵魂还在,一直守护着孤独的男孩。但是编导并没有明显的承认“死后灵魂是否存在”,这仅是剧作技巧上的推动力,毕竟此话题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来说,仍然被小心翼翼的边缘化。
    
无论是影片的结构,剧情的走向,角色的表演,《从今以后》都完美得阐释了生与死的古老命题,且与我们熟悉的当代时事相融合、呼应。伊斯特伍德并不是要拍一个深邃的艺术电影,而是要告诉我们这些时常会面临巨大灾难的碌碌众生,如何去面对一个“往生”的世界,不离不弃。

董铭

影评人,曾多次参与报道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对欧洲电影尤其关注。文字散见于《南方周末》、《新民周刊》、《新京报》、《南都周刊》等平媒,参与编写《电影+2005》、《电影+2006》、《法国手记》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