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91 你知道成长总是要结束的,但世界从不如人所愿

“她那样看着你,既让你看见她的孤独、哀痛、沮丧,也让你看见自己的心灵伤口。”

%title插图%num
哈里特·安德森(Harriet Andersson)在 《和莫妮卡在一起的夏天》(Sommaren med Monika ,1953)|©️SF Film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191天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片名:和莫妮卡在一起的夏天Summer with Monika(1953),伯格曼
南京,家

把《莫妮卡》放在关于成长系列的最后一部,是一个偶然,因为我从未看过这部伯格曼的早期作品。当我看完之后,发现太巧了,这部电影正讲到了成长的终点。

电影的年代是1953年,看起来当时的北欧还远不是现在那样的富裕,斯德哥尔摩竟然还有贫民区。少女莫妮卡是食品售货员,少年哈里是瓷器店送货员。春天来了,什么也挡不住年轻人的相爱。莫妮卡厌恶烦躁的家庭生活,哈里则讨厌乏味的工作,两人决定一同逃亡一座小岛上生活。在夏日时光和大自然里,他们带着原始和青春的激情、去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是这个世界已不存在伊甸园。很快他们开始缺乏食物,并且莫妮卡怀了孕。他们不得不重返社会,两人结婚、生子、哈里重新工作,为了他们更好的生活,努力读书、期待晋升。但莫妮卡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她背叛了他,并抛下丈夫和孩子、只身离开。

这部影片确实很容易受到道德家的质疑,事实上也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少女莫妮卡性感和放浪的一面,抨击她的毫无责任感。道德家们看不到年轻人所做的梦,以及这种梦破灭时的痛苦。

%title插图%num
Summer With Monika (1953)|©️SF Film

伯格曼当时还未拍出《第七封印》和《野草莓》。在准备和构想他更严肃、更深刻的作品时,拍出了《莫妮卡》这部简单不过的电影。伯格曼的想法是,拍一部低成本的、远离摄影棚的、工作人员减至最少的影片。《莫妮卡》确实是他少见的极为轻盈和自由的作品。而这部电影的关键,是莫妮卡由谁来演?谁能演出那种“漫不经心的不知羞耻,激起人们去感受、去震颤、去爱”?(约瑟夫·马蒂语)。伯格曼找到了哈里特·安德森(Harriet Andersson),这位大师回忆说“在你通往电影工业丛林的崎岖长路上,大概只能遇见一两颗像他这样的璀璨明星。”

哈里特·安德森真是太美了。她是如此性感,并且充满肉欲,和这个世界有些格格不入。但当他们来到小岛上,她的身体出现在天空和海水之间,就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

无论你是不是喜欢伯格曼的电影,为了这位少女,这部《莫妮卡》也是值得一看的。在影片行将结束时,她缓缓将目光投向摄影机、投向看着她的人们时,我看到了一种无垠的悲伤——“你知道长大总是要结束的,但世界从不如人所愿”的感觉。即便如此,这位少女仍然叛逆到底,不向世俗屈服,毫无道德感地活下去。

%title插图%num
Summer With Monika (1953)|©️SF Film

戈达尔说得更直接,“哈里特·安德森以成千倍的力量和诗意,以及她那双正对着镜头带着不安的迷雾般的笑眼,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恶心,她以此为武器,使地狱对抗天堂。”

虽然电影诞生以来已经有不少次演员的目光盯着观众的场景出现,但是伯格曼依然认为这个镜头是电影史上“首次出现毫不羞怯地与观众直接接触的表演形式”。哈里特·安德森的目光包含了许多无法言语的情感,但是既没有挑衅、也没有屈服。她那样看着你,既让你看见她的孤独、哀痛、沮丧,也让你看见自己的心灵伤口。

尽管《莫妮卡》留下了一个让人心碎的结局——最近这些关于成长的电影都是如此,仿佛心碎就是一个人成熟并溶入社会的代价。但是,赞美诗一般的小岛风光还是沁入人心。那段纯粹而愉悦的假期像海水一样波光粼粼,如此美好。如果多年以后,我还能记得哈里特·安德森望着我的目光,那么也会记得这目光背后曾经有过的爱、激情和欲望。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