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1 年 8 月

Cinephilia纽约专访:导演王颖

cinephilia网站纽约驻地记者应杂志《电影艺术》的要求,有幸在纽约采访了《雪花秘扇》的导演王颖先生。此次采访是笔者第一次从事类似的工作,事前受到了来自豆瓣网站多位好友的帮助,再次对cinephilia网站和杂志提供这个机会,以及众多好友表示感谢!:)

0 Shares

焦土之城,《南京!南京!》(作者:Michael Berry)

陆川的《南京!南京!》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他无疑将中国的战争电影引向了一个新的方向,但尽管西方媒体对影片的艺术成就大加赞赏,其在日本(此片在日亦被禁)当然还有中国的反响情况颇为复杂,在那里,对电影艺术和历史、政治、民族主义和道德之间的冲突难以再短时间内厘清

0 Shares

《汉密尔顿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

让我们先来听听亚历山大•柯达的侄子迈克尔•柯达(Michael Korda)在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这部融合历史、爱情、浪漫,同时总是通过人性的讽刺和质疑拍就的电影,具有典型的匈牙利风格。因为匈牙利的历史如此的狭隘和悲情。此外,该片华美富贵的生活、悲剧的结局、足够的历史事件,以及影片所散发出的史诗气魄,绝不会是一部让观众看得呼呼大睡的纪录片。”

0 Shares

《午夜巴黎》:浪漫主义的真谛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有个片段谈论到舒伯特的D大调奏鸣曲,说因为曲子本身不完美,所以“优质的稠密的”不完美性强有力地刺激着人们的意识,吸引着某种人们的心。而这种不完美便是“向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挑战而又败北的音乐”,“这是浪漫主义的本质。”

0 Shares

评《到阜陽六百里》(作者:Derek Elley)

作为台湾知名的广告导演,邓勇星此次却带着非常有灵性的第二部长片回归电影界。《到阜阳六百里》的故事设定在上海,由大陆投资并且全部启用大陆演员,由台湾团队幕后掌镜,这也使整部电影保有着强烈的导演风格,但这风格却与电影相得益彰,并没有单纯沦为导演的个人喜好。

0 Shares

溫德斯看見台北:與大師座談記錄

(關於電影是什麼?)我希望我能給你們一個答案,畢竟我拍了三十幾部電影,好像應該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卻又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為的就是能夠享受去尋找「電影是什麼」的那個過程。電影包含了我所有的夢想,作家,音樂家,醫 生,哲學家,建築師,這些都能夠在電影裡找到,它包含了全部。

0 Shares

两个平行的宇宙

中国电影中的两个平行的世界,只是中国社会的反映,潜藏在古老文化生活习惯中,更被这几年的社会现实彰现放大。

0 Shares

《归途列车》:一个国家的爱与伤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大日子,是喜庆而欢欣的;但与此同时,春节意味着春运,而春运对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而沮丧的前奏,因为再没有另一个时刻,能让那么多的中国人同时那么深切地认识到,我们无法找到自己在这个国家的位置。

0 Shares

【译】评《生命之树》(作者:Scott Foundas)

我觉得,马利克的这部影片超拔于其高度不平衡的电影生涯的其他作品。片中人与自然、物质与抽象之间的张力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而马利克的哲学思索-对比他上一部《新世界》中几乎显得过分天真的表达-则是智慧的、先知的。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支離破碎的黑色電影幽魂

黑色電影從七零年代以後便被眾多的學者以意識形態機器、系譜學、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硬漢派小說、視覺特色或精神分析切割得支離破碎。無論是從Flinn所宣稱的《三樓神秘客》(Stranger on the Third Floor, 1940),或是較多人所認可的《梟巢喋血戰》(The Maltese Falcon, 1941)開始,黑色電影的風潮至今已將邁入第七十個年頭。今日,困惑的讀者與觀眾難免要問,這縷幽魂的屍骨到底被埋藏在何處?

0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