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ezia 2014】《沉默之像》:受害者的孱弱追讨

%title插图%num
The Look of Silence, 2014

作为本届威尼斯竞赛单元唯一一部纪录电影,又是今年奥斯卡大热的《杀戮演绎》姊妹篇,约书亚-奥本海默新片《沉默的样子》(编辑注:本站采用《沉默之像》这个译名)早早就成为本年度金狮热门。

《杀戮演绎》从施暴者角度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印尼大清洗运动中针对所谓“共产党人士”的残忍屠杀,片中杀人者对当年屠杀行为充满得意炫耀的回述与夸张再现震惊了所有看到这部影片的观众。如今,这份震惊与不适还没被消化,约书亚就带来了另一部戳痛人心的力作。

《沉默的样子》同样以当年苏门答腊岛北部屠杀为背景,只是将镜头从施暴者转向了受害者。影片其实与《杀戮演绎》同时拍摄,气质却迥然不同,后者夸张到荒诞的戾气在新片中已经不再占据主要篇幅,镜头跟随大屠杀一位受害者的弟弟阿迪,走访了当年杀死阿迪哥哥的人们。影片几乎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展开,从头至尾没有针锋相对,没有情绪失控,不像《杀戮演绎》的一刀见血,阿迪不卑不亢一次又一次的追问,如钝刀割肉,痛楚反而更加清晰。

阿迪因为帮人配眼镜的工作,得以走近当年杀害哥哥的凶手,了解到那些人暴力残忍的动机。他们中有人愚昧的听信喝了受害者的鲜血才能免于失心疯,有的辩解那些是无从选择的执行命令,更有人出于嗜杀的本性,对权力和控制力的欲望……这些人性真相令人震惊,然而什么才是残忍暴虐的源头?很多受访者将根源归结于政治,他们不耐烦的对阿迪说“不要一直讨论政治”,然而没有人承认自己该对这段历史负责,没有人认为自己当年的残忍出于人性之恶。

导演约书亚在上部片子的时候就声称,一部表现大屠杀的电影理应让人感到不适,这份让人难以忍受的“不适”也延续到了新片中。当刽子手们手舞足蹈进行着“杀戮表演”,恼羞成怒推卸责任时,那一次次隐忍礼貌但执着“你们怎么看待自己当年的行为”简直是对尚存良心的人最严酷的拷问。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镜头前经受的煎熬,真正该悔过的刽子手们丝毫感觉不到。

“沉默的样子”,是阿迪安静的坐在椅子上看那些杀人者兴奋表演时的隐忍和沉默,也是整个印尼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忘却,除了在苏门答腊岛北部这片黑帮猖獗的土地,上位者们还在吹嘘炫耀着曾经的暴行,当年的大屠杀事件已经随着“十八年免罪”的法令渐渐淡出人们脑海。然而真的如影片中屠杀组织者说的那样“过去的就过去了”么?真相被篡改和掩盖,暴力与恐惧却延留了下来,主人公阿迪在影片拍摄结束后不得不搬离原住地的事实,可片尾字幕十多个“匿名” (anonymous),让我们知道这段历史不该被轻易揭过,这也正是约书亚这两部影片存在的价值。

帼杰

旅法影评人,曾经应邀为国内多家门户网站担任国际三大电影节特邀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