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专访:希望电影法未来有灵活修正机会

贾樟柯获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开罗国际电影节官方
贾樟柯获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开罗国际电影节官方

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CIFF)火热进行中,做为阿拉伯世界最大的电影盛事、全球十五个A类国际电影节中的一员,影展不仅汇集了阿拉伯世界的最新电影创作,同样也希望把世界前沿电影动态展示给当地电影爱好者。今年同时是中国埃及建交60周年,在中埃文化年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成为今年开罗电影节的主宾国,20多部新老电影在回顾单元、竞赛和全景单元中亮相。早已在各大国际影展上享有声誉的导演贾樟柯,15号的开幕式上获埃及文化部长颁发职业生涯杰出贡献奖,同时也成为阿拉伯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中国电影人。

在接受记者的现场采访时,贾樟柯导演对当下中国电影的热点,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最新动态,以及刚刚颁布的电影促进法分享自己的观点。对于其中无龙标禁止参赛国外影展的法律条款,他也很遗憾法律最终制定公布前媒体的集体失声,尽管个人表达过保留意见,但势单力薄无法改变结果。虽然无奈,却依旧乐观,贾樟柯特别补充,希望法律具有灵活性,在中国行业和电影创作改变迅速的背景下,在人们接受度和宽容度也在变化的情况下,电影法在未来可以有机会做出相应灵活的修正和调整。

1.李安新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技术和内容没有割裂,最大可能性是观众身份的改变

记者:李安的新片之前宣传很火,但是主要强调它的技术尝试。技术和电影的关系,从您的角度,是否可以再谈谈?

贾樟柯:整个电影最近两三年是技术更新比较频繁,是技术改变的活跃期。技术也是有周期的,可能十多二十年没有什么颠覆性的技术产生,比如说过去声音系统更新,也是在不断完善,但在美学上达不到更新和颠覆的程度。但是这两年完全具有开创性的新技术在萌芽在产生,所以这两年很多同行都关注到这一点,包括我本人也在学习VR技术。李安导演的这个新片采用的这个3D4K120帧技术,是三个指标的组合,形成一个新的观影体验。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安的敏感尝试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

记者:在技术之外,这样一个组合,会在大屏幕上传递到许多传统技术无法传递的信息,具体到这部影片的内容,您觉得有必要吗?

贾樟柯:我觉得看片没有任何障碍,新技术所提供的就是完全全新的经验,就好像在数码刚产生的时候,我从来不去参与关于数码还是胶片谁更优秀的争论,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我觉得莫名其妙的对胶片的怀念来诋毁数码也是一个很浅薄的事情。数码是一个新东西,它们没有可比性,就好像你在比较木头和竹子的区别。所以我在观看李安导演新片的时候,我不会拿已有的观影经验去要求去衡量。我希望可以感受到他给我的新的东西。新的观影体验还是非常难的,印象中他用了非常多的主观和特写镜头,从某种程度上带领观众成为一个角色,一个身在现场的观看者。这个电影技术带来的最大可能性是观众身份的改变。这是前所未有的,他揭示了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被影片揭示出来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

记者:这是从技术上来看,但是就电影内容本身呢?

贾樟柯:我并没有把技术和内容割裂开来,观众身份的改变,我觉得就是内容在产生新的改变。

记者:影片的故事内容和拍摄风格还是很美国,不过在美国试映后的第一时间反响并不一致,和中国的好评有些差别,其中会因为我们国人对李安导演太有感情的因素?

贾樟柯:美国的情况我不清楚,我也不懂。我是从同行的角度来说,我很欣赏他。

记者:冯小刚刚刚上映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也选择了特殊的表现形式,中国现在是不是对技术的关注多于内容本身?

贾樟柯:没有,我觉得这两本影片的内容和技术衔接的非常好,是影片内容促进了技术上的前进。首先不应该把这两部影片的技术和内容割裂开,都融合的非常好,像小刚的片子,圆形画面的使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场景的选择,第一次选择南方的那些场景,大量的利用烟、雾、水流这些元素,整个塑造的是古今想通的人的境遇的呈现,形式和内容结合的非常好。

jiazhangke-1
《汾阳小子贾樟柯》剧照|来自网络

2.艺术电影联盟:首要是推动国内艺术电影,并有专门额度引进十部左右世界优秀创作

记者:暖流文化要参与到艺术电影创作中,接下来会有怎样的计划举措?

贾樟柯:暖流成立还不到一年,主要要做的还是项目的培育工作,接下来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布会,阶段性的成果要公布一下,大概有将近十部影片 ,我们是做电影市场里全球性的创意,全球性的合作,寻找最合适的导演。

记者:艺术电影联盟成立后,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一点是它的片源,除了中国的一些艺术电影,还有什么其它渠道来获得吗?

贾樟柯:首先要强调一点的是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首先是为中国本土艺术电影创造终端渠道,这是首要任务。其次是把当代世界最优秀的艺术电影引进介绍。目前有两个层面的进展,一个层面是我们会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最新艺术电影,究竟会引进哪些,我们会成立专门的排片团队去寻找,并有专门的委员会来认定。另外一部分,是通过策展的方法,小规模放映。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当然最终是希望推动到没有配额限制的地步。

记者: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引进电影有配额,这部分艺术电影的引进是现有配额之外的特殊引进吗?

贾樟柯:艺术电影联盟基本已经获得了一些配额支持,不在已有的份额之内。影迷也可能觉得不过瘾,万事开头难,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已经开了个好头,现在差不多每年可以引进十部左右。

3.电影法促进法的公布:遗憾制定公布前媒体失声,希望未来有机会灵活修正调整

记者:刚刚公布的电影法是个好消息,中国电影制作发行从此规范有法可依,不过也带来一些担心,比如没有获得龙标不能参赛国外电影节的条款规定,您早期的作品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此如何看待?

贾樟柯:这一条我一直是有保留意见的,包括电影法征求导演协会意见的时候,我作为会员也提出了意见。但是在法律讨论颁布之前,媒体也不关心这个问题,也没人谈论这个问题,我的声音非常小,没有人呼应,那就通过了。为什么总是通过之后才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没有人愿意说话,最后就人单势薄了。我一直有保留意见的。我觉得我非常孤独,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草案,但是媒体没有一个声音,没有一家媒体在说这个不合适,那就通过了。

电影节期间贾樟柯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电影节期间贾樟柯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4.开罗行:减少参加电影节专心剧本创作,被埃及文化震撼

记者:第一次来到开罗,感受电影节和埃及文化,应该还是很特别的吧?

贾樟柯:我今年主要是剧本的写作,整整一年,一共写了四个剧本。我希望尽量减少旅行和电影节,但是今年有两个却是我抗拒不了的,一个是一个月前的孟买电影节,另一个是开罗电影节,因为这两个电影节背后的文化,印度文化和埃及文化都是我非常向往并希望了解的。无论是一个月前的孟买还是现在的埃及,都非常震撼。虽然过去多少有些接触,但是当你活生生处在其中,震撼还是很大的。埃及博物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这些已经是非常旅游景点的地方,你站在它们面前感受丰富的信息时,情感依旧非常独特。

记者:据我了解,埃及本国人主要看的是本土电影,以及一些宝莱坞片子,对您的作品还没有太多机会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一次来到开罗领取杰出贡献奖,导演您一下子成为阿拉伯电影世界聚焦的明星了。

贾樟柯:我过去的电影也在迪拜电影节和阿布扎比电影节得过奖,但可能还是局限于电影节。但是这一次不单是我的电影,还有来自中国的20多部影片,从40年代末的《小城之春》到50年代的《我这一辈子》,一直到最新的《山河故人》,这样一个大体量的交流还是很重要的。

记者:刚才您说到已经写了四个剧本,大家还一直在期待《在清朝》,这部电影目前进展到哪里了?

贾樟柯:四个剧本也包括《在清朝》的修订,毕竟已经过去几年了。有些新的想法和新的调整也在改进。

记者:看完侯孝贤的《聂隐娘》,会对您的武侠片筹备有影响吗?

贾樟柯:怎么会呢,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题材。

采访临结束前,对于刚刚颁布的电影法,贾樟柯特别强调补充,希望电影法在今后会有一个修订机会,因为行业改变比较迅速,创作情况改变也比较迅速,人们对文化的接受度和宽容度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希望法律可以动态的来调整,而不是一下子放在那二十年不变。


版权合作©️新浪娱乐

刘敏

旅法记者,影评人,曾为《电影世界》驻法记者;十多年来,协助新浪娱乐报道欧洲三大电影节及其它重要影展,并受邀为《南方周末》,《周末画报》、《北青报》和《大众电影》等众多国内媒体撰写影评、电影节和文化报道。凭借在法国积累的多年经验人脉,近年来还致力于电影制作和宣传发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