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2014】《战火》:比真实更真实(Colin MacCabe)

paisanst

《战火》:比真实更真实

作者:Colin MacCabe
翻译:鱼不瓜


罗伯托·罗西里尼第二部战后电影在美国发行时片名取Paisan, 这个词是美国人对朋友或老乡的称呼,可以理解发行商为何如此定名——该片从本质上体现了人间友爱。意大利原名Paisà在那不勒斯方言中也是对同村人的亲切称呼。罗西里尼这部集锦片刻画了一个国家的全景,通过对意大利六个地方的深刻描绘,映射出与德国占领和法西斯主义斗争时期的意大利。六个篇章各自独立,从意大利南部到北部,一路摹写其解放之路。除此以外,各篇章在氛围与主题上并不保持统一。第一个故事发生在西西里,姑娘卡梅拉惨遭谋杀,最后一个故事去到波河,游击队遭大屠杀,第二篇则是喜剧,讲一个那不勒斯的街头顽童偷了醉酒宪兵的鞋子,第五篇又跳到意大利北部的一座方济各修道院,修道士因发现留宿一位新教徒和一位犹太教徒而慌乱不已。这些故事放在一起似乎有些别扭。但罗西里尼设定了一以贯之的主题:1943-1944年这段残酷时期中的意大利,盟军由南向北入侵亚平宁半岛过程中的文化及语言的碰撞。

跟罗西里尼第一部战后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微薄拍摄资金比起来,《战火》的情况好了很多。《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成功使得罗西里尼能够去设想一个多十倍预算、有美方投资的拍摄项目。法国影评家安德烈·巴赞认为,《战火》之于欧洲电影,正如《公民凯恩》之于好莱坞,它使电影捕捉现实的能力跨了一大步。巴赞认为,奥逊·威尔斯的创新是形式和技术方面的。他利用了三十年代末出现的新镜头制造景深,使观众能在更为复杂多元的画面中自由选出重点。按巴赞的说法,罗西里尼画面的复杂多元及其对现实的有力掌握,是通过将纪录片手法和剧情片巧妙融合而实现的。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使用非专业演员。《战火》中城镇街道看起来如此生动,正是因为居于其中的并非演员,而是在战后意大利可怕现实中煎熬的男女老幼,当然还包括不少美国大兵。最突出的例证就是第一个故事,卡梅拉为了找到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而给美国士兵带路,该角色由一个未受过训练的15岁女孩扮演,开篇故事引人怜悯的气氛主要就是由她的演绎贡献的。

不过,巴赞所指的融合并非简单地将现实叠进虚构。我们仔细研究卡梅拉的例子,就能明白罗西里尼使现实跃然镜头前的过程多么复杂。卡梅拉并非西西里人,而是罗西里尼从那不勒斯一个村庄找来的。她身上的“真实性”不在于是本地人,而在于其精神的独立,以及她与周围那些西西里村民真真切切的距离感,这两点使她能够不顾村民的劝阻,和美国士兵一起出发。可如果说这部电影所捕捉的现实,包含了村民与外乡人的互动,这种互动虽使影片显得生动,却危及了另一大体现真实的元素,那就是种类繁多的意大利方言,这也是影片着力表现的重点之一。意大利不是简单的一个国家,而是众多小国家构成的,它们都有各自的官方语言。卡梅拉的那不勒斯口音无法蒙混过关成西西里方言,所以只能对她进行配音。同样的手法也用于修道院故事,因为修道院被设定处于北部里米尼的内陆,而电影拍摄所在的修道院则靠近南部的萨勒诺。因此那些说那不勒斯方言的修道士,都用罗马诺方言配了音。

paisan

罗西里尼的现实主义,并非简单的现实再现,而是一些相互关联的元素在镜头的捕捉下变得真实。我们从他置虚构素材于真实地点这一手法就能很明显地看出。第三个故事最后那个镜头,美国士兵弗雷德没有找六个月前爱上的女孩就准备离开罗马,这个镜头的感染力很大部分来自于,他等待卡车来接他的地点是罗马竞技场外。以那不勒斯为背景的第二个故事,也有很多冲击力是源于那些拍摄梅吉里区域平民窟的镜头,街头顽童就住在那里。事实上,当罗西里尼发现这些贫民窟后,他放弃了原先设想的故事,转为我们如今看到的这个。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使用也许当属第四个故事中,一名英国护士与一名意大利男子穿越佛罗伦萨市中心的街道,她在寻找爱人,他则在寻找妻儿。这些著名的街道在片中成了德军与游击队对攻的前线,著名的乌菲兹美术馆此刻的意义仅仅是躲避炮火之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沦为战场的最为鲜明地体现在,一位英国军官查阅旅行指南,想知道他看见的是哪座著名钟楼,而一旁的佛罗伦萨本地人过于担心妻儿,顾不上别的,回答说不清楚。

这种各说各的谈话,在语言用来提升交流难度而非促进沟通的电影中是非常典型的。从开场乔与卡梅拉彼此语言不通的对话开始,本片就着意表现了沟通的意图和接收结果间的差距。即便语言相同,也常会不巧造成这种差距。最动人的例证就是第四个故事末尾,濒死的游击队员告诉英国护士说卢波死了,全不知这个护士就是卢波的恋人。强调语言沟通的问题似乎与《战火》想传达的人间友爱相悖,直到片尾,罗西里尼也没有解决这一矛盾,而是将矛盾留在了这部杰作的中心。

最初为吸引投资而撰写的故事提纲中,《战火》被描述为歌颂美军解放意大利的电影,但拍摄过程中,触目可及的真正主题日渐凸显,那就是1943-1944年间意大利真实的民间生活,于是罗西里尼放弃了原先的剧本。虽说电影还是以游击队和美军在波河并肩作战的真实例子结尾,这段公认最真实的篇章,作为电影的壮观收尾,表现出平坦的波河湿地景色、无垠的地平线、战争冲突的无情、农民生活的朴实,这一切在观众记忆中久久萦绕。它没有像最初计划的那样,将重点置于盟军在意大利取得的胜利,而是将重点完全放在了德军的残酷屠杀。比起突出军事胜利,最终篇中大家共同面对的艰辛与挫败更能添一份触动与真实。

对《战火》的任何简单描述都会令其显得令人难受与绝望,但各个故事蕴藏的激情,以及镜头如同发现未知现实般的感受,使本片成为最激励人心、充满活力的电影之一。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获了奖,却在政治分裂的意大利,受到各方质疑——对左派而言,本片基督教倾向太强,对基督教教徒而言,本片又很左倾。当然国际上,本片满载赞誉,尤其在法国,巴赞将其选为阐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重要性的关键影片。

 

《战火》修复版在2014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
相关排片信息请参考:www.siff.com

(编辑:徐明晨)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