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濑直美专访:寻找“纯洁之光”去感知世界而不仅仅只是观察世界

“人们说这(《光》)是一个爱情故事,其实它远不止如此。”

%title插图%num
导演河濑直美|来自网络

距离河濑直美第一次在戛纳获奖已经20年了。那一年(1997年),凭借着首部剧情长片《萌之朱雀》,她赢得了当时正值五十周年大庆的戛纳影展的金摄影机奖(处女作导演);而她自己,也是当时戛纳有史以来赢得这个奖项最为年轻的导演,27岁。自那以后,河濑直美就成为戛纳所谓“直系军团”成员之一。今年47岁的她在影展70周年大庆时带来她第五次入围的作品《光》——带着精致浪漫的光辉

影片讲述了为视障人士撰写电影解说词的美砂子(水崎绫女扮演),在工作过程中和正逐渐失明的摄影师中森雅哉(永濑正敏扮演)偶遇,他们一起探索这个世界不被看到但被感知到的另外一面。

戛纳电影节首映后,部分影评人都提及了《光》中蕴含的感伤情绪,但这依旧还是熟悉的“河濑直美式”风格。对此她并没有表示反对:“电影本来就是富有戏剧性的,只是这也和我们每个人自己看待电影的方式相关。”

%title插图%num
《光》|©️PR

“人们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其实它远不止如此。”在随后戛纳组织的群访中,她做了一个看似纠正别人错误的说明。

我想拍摄一部关于电影媒介和人们如何体验电影的电影。而我也想和热爱电影的人们一起分享电影里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噪杂纷乱的时代,我希望能找到一种纯洁之光。”

此时的戛纳,不远处一些看似导演的人在日光浴中带着墨镜,不时传来采访时略为焦急的声线,似乎希望早点结束。不过,带着这部平静和谐电影的河濑直美,边喝着清茶,边向记者们要求问题。

尽管她制作电影已经二十年了,并且凭借《殡之森》还在200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六十周年大庆之时赢得过评委会大奖,但是眼前的她依旧像是接受每一个机会、随时期待记者新问题的初来乍到的戛纳新人。

%title插图%num
导演河濑直美|©️Jerome Mars/SIPA

“我喜欢就每一部新片和记者们交流并得到你们的反馈,这样我可以进行自我提高。访谈经常会是以这两个问题开始:‘拍摄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何处?’或‘你觉得女性导演缺乏什么?’”

“但是也有问题会让人超越那些电影。也许这无关电影本身,而是那些撰写文章的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面对有些沉寂的记者,河濑直美率先试图调节现场气氛。

“不是即刻的反应,但是我们希望的。”她又稍微对自己刚才的话语解释了一下。

“我们只是一下子对自己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适应不过来!”一个记者回答说,这引起了记者们的一阵笑声。

%title插图%num
《光》|©️PR

《光》的中心主题之一在于需要接受的是男人的本性难移,即使他们的视力在逐渐丧失。

作为摄影师,对中森雅哉来说是会比普通人更难以接受,因为他一直是通过自己的镜头来用视觉表现这个世界。但在和美砂子认识时,她正通过话语来解说周围的世界,他需要学习使用自己其他的感知器官来重新认知世界。

这其实也源自导演自己制作电影的经验。男人很难接受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

“这是真的,男人比女人更难接受自己视力的退化。因为当男人不再觉得自己可以有能力保护照顾家人时,他们就会因此怪罪于自己的盲视和周围的世界。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时,男人们都近乎具有攻击性。”导演说道。

这个故事(《光》)对导演来说也是极为个人化,其实也意指人们不应该过于纠结于过去。

%title插图%num
导演河濑直美|来自网络

“在我生命中经历过一些时刻,我需要放弃自己曾经非常亲近的一些东西。人们继续怀念那些已经丢掉的东西,这会很难释怀。情感迷恋确实让做人成为一件难事,如果人们不学会放弃,那也就无法得到新鲜空气。”

和大多数其他电影一样,《光》发生在话语和画面的交集中。河濑直美很快发现,她永远无法再现出视障人士在体会理解电影时和普通人的不同。

“我做了一些尝试,就视觉阐述是如何为视障人士工作的,然后再非常小心地计划我们的拍摄。”

“但即使我自己闭上眼睛尝试像一位视障人士一样去体验这部电影,这还是不同。于是我又和他们进一步交流以获取更多他们的经验。”


版权合作©️Filmmagasinet Ekko

|作者:Nicki Bruun
|翻译:tati

tati

旅居丹麦,深度影迷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