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很少,有时,经常》:计生机构才是本片的真正明星

%title插图%num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导演:Eliza Hitmann | © Focus Features

在美国各地,自称危机怀孕中心(Crisis Pregnancy Centers)的机构建议客户不要堕胎,而是要么为人父母,要么把孩子交给别人收养。正如两位医生在2018年的同行评议文章《为什么危机怀孕中心合法但不道德》(Why Crisis Pregnancy Centers Are Legal but Unethical)中所说的那样,这些机构 “努力给人一种印象,认为自己是临床中心,提供合法的医疗服务和建议,但却不受适用于医疗机构的监管、执照和认证监督。” 事实上,这些都是宗教宣传站,其经营者利用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宗教自由)去作恶。

这是一个令人气愤的现象,但当这样的一个诊所出现在新片《从不,很少,有时,经常》(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2020)中的时候,影片的基调是平静而悲伤的,而不是愤怒的。当中心的基督徒女士告诉17岁的Autumn(西德尼·弗兰尼根 Sidney Flanigan饰),她的胎儿心跳声是“你听过的最神奇的声音”时,她的客户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头从超声监测仪那边转过来,望向了另一边的墙。

安静的姿态和长时间的沉默是《从不,很少,有时,经常》的关键要素,这是伊丽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的第三部电影。Autumn和她的表姐在超市工作,然后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她并不开心。除此之外,我们对她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只是跟着她和那个有同理心的表姐Skylar(塔莉娅·莱德 Talia Ryder饰)一起从宾夕法尼亚州到纽约市,寻求一次不需要父母陪同的堕胎。

%title插图%num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导演:Eliza Hitmann | © Focus Features

两人无家可归,虽然夜晚的纽约有时美得令人震惊——她们去了唐人街的一家商场,沐浴在闪烁的蓝色灯光下,完全想象得出她们会遇到怎样的不可避免的危险。她们待在地铁站里,一个身穿西装、衬衫没系好的醉汉在空荡荡的地铁上把手伸进裤管里。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哀求她们加入和他一起去市中心的酒吧。最重要的是,在黎明时分,这两个冷到嘴唇打颤的女孩子还必须面对计划生育机构(Planned Parenthood)门外一群呼喊着反堕胎口号的天主教徒。这是一场为期三天的历险,主题是与计生机构的一次预约堕胎,中间还穿插了灰狗长图巴士和地铁站台。

希特曼和她的编辑斯科特·卡明斯(Scott Cummings,也是她的丈夫)在留白艺术上都是天才。尽管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她的身影,但Autumn却很少说话。我们通过她的脸和动作而不是她的言语来了解她。有时,镜头如此固定地锁定在她身上,让你觉得自己被框住了,被困住了。

演员弗拉尼根成功地运用了她的脸,使她的脸部像面具一样,平静而又明显地掩盖了痛苦的深渊。同时,来自前卫歌曲创作人Julia Holter的轻柔而疏离的配乐,让《从不,很少,有时,经常》的基调非常克制,没有陷入悲情旋律。

《从不,很少,有时,经常》缺少戏剧转折正是它所取得的成就,即使我们看到Autumn试图自我堕胎,又刺穿自己的鼻子,电影仍没有沦为通俗剧。每一个让人心疼的场景,比如她狠狠地打自己的肚子想要堕胎,都是过肩镜头,镜头聚焦在了她在镜子里的影像上。

%title插图%num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导演:Eliza Hitmann | © Focus Features

《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核心的一个戏剧上的转折是这样一个场景,计划生育诊所的心理咨询师在做问卷调查时,终于给观众解释了片名的四个词。这位心理咨询师向Autumn说出了真相,她和她的医护同事们的日常英雄主义似乎在银幕上熠熠生辉,尤其在之前那家宗教背景的反堕胎机构所展示的“平庸的恶”的映衬下更是如此。她的工作之一就是问Autumn经历过怎样的性行为,是否有人对她做了她不愿意做的事情,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有四个选项:从不,很少,有时,经常。这就是片名的来源。

这是个奇妙又复杂的画面。那些问卷调查表为了展示中立性,不要求病人自己选词,而是提供了四个预定的选择之一。尽管如此,已经很大程度上入侵了被提问者的私生活,Autumn不禁皱眉:“你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她说。

如果你经历过一次这样的采访,其实很多人都经历过,那么你就会知道,当一个陌生人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试图从你的嘴里让你说出你的秘密时,房间里的气氛会变得多么紧张。这是无数人生命中的一个平凡的瞬间,却又充满了足够的紧张感和戏剧性,足以支撑起一百个剧本。

%title插图%num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导演:Eliza Hitmann | © Focus Features

让这部电影不至于完全陷入感伤的是,它贴近事实,最终使此片几乎更接近于辩论纪录片而非虚构剧情片。宾夕法尼亚州确实禁止未经父母或监护人同意的18岁以下的堕胎。计生机构确实拯救了人们的未来。这些是希特曼的电影中的事实,但也是美国当下生活的事实。更糟糕的是,自从新冠病毒危机爆发以来,几个州已经将堕胎视为 “非必要的”医疗程序,并下令推迟所有计划中的终止妊娠手术,显然忽略了怀孕不等人的事实。

这些现实世界的利害关系使得这部电影很难被理解为一部虚构的电影,因为一方面,它的细腻的电影镜头不可避免地被宏观层面的政治问题所掩盖。看完此片的观众会对计生机构和在那里工作的人充满了感激之情,而对几乎所有的人都充满了愤怒。

而另一方面,影片中的道德主题被隐藏在低调但象征性的日常生活中。以Autumn在危机怀孕中心看到的视频为例,这是一部完全写实的反堕胎视频,但其实类似的是,本片自身也是一部致力于说服观众信服某些基本道德原则的政治电影,只为保守派而拍。这种对比让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支持堕胎权利的人失败了,但希特曼却通过一部电影成功地传达出了这个理念,而答案是她悄无声息地利用了电影现实主义来达到目的。

|原文于2020年4月8日发表于《新共和》网站|中文翻译:小双 @迷影翻译

Josephine Livingstone

https://newrepublic.com/authors/josephine-livingstone

美国《新共和》杂志(The New Republic)评论人和编辑